闭金芳受助故事是贵港市建立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个缩影。
生活有着落,黄梅形读书特别卖力,成绩优秀,获评为自治区“自强之星”学生励志典型人物。周末回到家,她和弟弟还帮爸爸打扫村道,把村里三棵古榕树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韦燕婷在帮妈妈剥玉米。莫淑媛摄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贵港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铖武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市扎实推进教育扶贫,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12年至2021年,全市累计发放各级各类奖、助、免等补助资金约30.08亿元,惠及学生约441.54万人(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5.9亿元,惠及学生约49.8万人(次)。十年来,全市无一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覆盖,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担心是担心,但并不害怕。”闭金芳告诉记者,因为堂姐告诉她可以申请助学贷款。靠着国家助学贷款8000元,闭金芳顺利踏入大学校门;在大学里又获得每学年学校资助4300元,闭金芳上学无忧。
闭金芳正在指导学生填写助学贷款申请表。张思摄
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贵港市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就读于覃塘高中的陈慧媚和就读于港南区木格镇平悦初级中学陈秋媚也自强不息,成绩优异。港南区木格镇平悦初级中学邓副校长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只要孩子爱读书,我们学校就要想办法支持。”
上大学,国家帮助你
3年前,刘海龙初中毕业,因家庭经济困难,想放弃学业,外出打工。而多年靠干苦力谋生的父亲不想让儿子重走自己老路,就把儿子带到班主任周老师处想办法。在周老师推荐下,刘海龙来到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就读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这里不仅能够学到技术还能够免学费,成绩优秀者还能享受国家资助,以后也能参加对口升学考试。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有没有担心没有钱读大学?”
8月5日,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学子闭金芳作为志愿者,正在指导前来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填写助学贷款申请表。一年前,她也是被指导的学子,因受惠国家助学贷款,如今已经成为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一名大二学生。
刘海龙获得2021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烹饪(中餐热菜项目)二等奖。受访者供图
闭金芳、韦燕婷,因为学习成绩优秀得到国家资助,那么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家庭困难孩子,教育部门又如何解决他们的人生出路呢?下面两个学子的故事或许能说明问题。
8月1日,记者来到覃塘区东龙镇龙扶村黄梅形家。这是一座3层高、简单装修的楼房,门前院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看得出房子主人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今年暑假,帮扶人刘绍忠介绍闭金芳到该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做志愿者。每天能得到100元的劳务费,预计能获得近3000元,足够在校期间两个月的生活费了。闭金芳表示,下学期,计划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下,申请学校的勤工俭学岗位,通过勤工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
文章来源:《环境工程》 网址: http://www.hjgczz.cn/zonghexinwen/2022/0808/1134.html